2012年12月23日 星期日


308馬拉松哲學之路

永和慢跑 林英津


20121216臺灣史上值得紀念的日子。是日,豔陽下( 12:25)南臺灣 182縣道旁,陳老師在媽媽的故鄉龍崎光榮完成百馬。



說什麼,馬拉松哲學之路?沒有啦。比起同儕,我屬於比較缺乏抽象思考者之流。難得追問

「人從何來?」 既然無始來,人總歸朝終點挺進;何必問 「為何而跑?」



龍崎,是兒時玩耍的所在。去程實實在在攝收眼底的這般潑墨山色,記憶不存在;頻頻起伏的跑道,腳下往往破破碎碎的路面,加上道路整治修築的工事,就更陌生了;連那看起來幾乎是幽雅動人的龍崎國小,都讓我反而心事重重。

對比下圖,近年來風傳的龍崎夢幻湖、今日的牛埔農塘,綠意盎然,正是十多年前生態造景的成果。http://www.tainan.gov.tw/agron/warehouse/G00000/100_05.pdf

倘若辯稱,四十年滄海桑田,並不是完全不可能。開台之初的「臺陽八景」之一,「雁門煙雨」應該就在現在的龍崎。黃叔璥( 1682-1758)寫《臺海使槎錄》,有說:

羅漢門在郡治之東。自猴洞口入山,崇岡複嶺,多不知名。行數里,為虎頭山,諸峰環列,樹惟槺榔。過大灣崎、蘆竹坑、咬狗阬,又東南經土樓山,壁平如削。上則獮猴跳擲,虞人張羅以捕。稍前為疊浪崎,出茅草埔,度雁門關嶺,回望郡治,海天一色。去關口里餘,中為深塹,可數十丈。緣崖路狹不堪旋馬,一失足便蹈不測。五里至石頭阬,四里至長潭,清瑩可鑑。

從府城,由猴洞口、經雁門關嶺,到羅漢門的路線,似乎沒有維持很久,便「崩陷不可行」。

自從套著馬籠頭離開家鄉,常懷近鄉情怯、不敢重遊。記憶中的龍崎,老爸領著我們經過關廟進入龍崎國小附近(自猴洞口入山?),是到處草樹蓊鬱、生意盎然的淺山丘陵;說不上有什麼特別的視野,小孩子的目光,只認定空氣槍的隼星,當真如豆。而今,跑在 182號公路上,特別是回程的柏油路面陽燄浮動、相似野馬,我心底竟升起悠悠忽忽的厭離,是誰叫砍卻夾道的綠樹?

多出來的那 800米,差點讓我破功,真的。

我的默數一直很精確的調校,算好了 0520之前準能回到終點。看到 42k的標示,我的手錶顯示 11:03;我的手錶大約慢兩分鐘,扣除起跑的故意延滯,秒數應該可以不計;心想 2.4k要在 15分鐘之內跑完,雖然不是不可能的任務,絕對需要拼命。到這個節骨眼了,心裡響起,

「如果 308我能在 0530之內跑完,你許不許我跑拜年馬?」 「不能放鬆!」 試了一下從水社大山帶傷的左腳,我提最後一口氣、稍稍加快步頻。 心算之後低頭看,路邊居然還擺了個小小的全馬標誌;前方地面,也有 42.195的工整標示。 「負責里程的工作人員可真盡責、貼心哪!?」

心不能鬆動,還是暗暗嘆口氣,全馬超過五個鐘頭, 「真是愈練愈倒退了。」

再不料,稍前方大大豎立的「Last 3 km」?烈日炎炎的幻覺嗎?

「還有 3k?!」 「借誰的腳來,我才能以不到 14分再跑三公里?」

究竟是自己的腳好。兩隻腳比腦袋務實、爭氣,只瞬間遲疑,仍然繼續跑,毫無就此罷工之想。

最要感謝纖纖蓮花指——是明珠的手。若非明珠相將扶持,我哪裡還能笑得如此五妹多膠的樣子。

稍後,在食飲供應處,有跑友問我喝的是什麼。我竟回說: 「不知道吔,甜的!」 感覺不到自我良好,連口感神經都累斃了。


PS:12-16 台北馬拉松的同時,林老師參加草山月世界308小辣椒超馬(44.4K).雖未與我們
     一起跑,但心與我們同在.(Frank)

沒有留言:

張貼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