A gi斷骨醫療日記
5月11日清晨下過雨,白天是一個涼爽的天氣,下午游了2K後,5點過,照例載著石雨到大草皮踢球,5點半他就玩起泥巴來了,到活動中心洗手後往怡詩軒迴廊逛去;和煦的天氣,今年並不多見,儘情享受吧!轉往人文所水池去,小朋友今天主動沿木梯而上,到頂後發現路面青苔滿佈就抱起他,為了保護膝蓋關係,直接選擇往左向的步道順坡而下,路面磚佈滿青苔有點滑只有小心通行了,步道終點將結束前,橫立有三支阻車桿,因為路面溼滑,又三支桿子右高(右桿還跨越到路肩山坡上)往左順勢降低傾斜狀(有如方向指示),接到左路肩又有乍看來很乾淨(銀灰白色)顯得較平坦的鋼鐵柵欄式水溝蓋,就走上去了,
咻!快速滑向前,聽到「卡」一聲已經跌坐到地上,同時間就發現左腳板和腳踝各奔東西,不再聽使喚了,石雨還攀附在我懷中,我先把他放到一旁,看他沒什麼異狀,即告訴他,阿公的腳斷了無法走路了,並拿起電話告訴他要找救護車來救我,小朋友還算鎮定靜候一旁,才一瞬間就聽到鳴笛聲;我求助時看到電話面板時間06:03;救火青年人問了一下事故原因就開始簡單固定包紮抬上車,並問起小朋友要如果安置,送他回家吧!開車後打電話給月桂,說不可以放我獨自就醫去,三個人一起到國泰醫院去;消防隊員到醫院後還一路幫忙院方抬上抬下直到X光照好,並得到院方確認,才填表格簽名後離去,約在醫院待了近一個鐘頭;這真讓人想不出所以然;難道為了防範搶時間搭免費快車◎︿︿◎;不過我在想那段時間如果又有人要找你們救援時要如何去調派呢?
照X光片後判斷二處骨折必需住院開刀,等安排病房三人的健保給付,到病房安置妥當已近9點了,家人催促快吃晚飯吧,勉強吃下半個豬腳(補腳or補運?)便當,是小女快速趕來時,途中購買的;主治曾兆寧醫師大約在10點鐘來到,說明傷勢等狀況,並說明健保給付及自費的療程等,女兒一口應允自費療程,最打動人心的是術後可以不必打上完整的石膏靴子(因有同事也是腳板骨裂被上石膏而導致腳底潰爛),減少復健的痛苦指數;曾醫師說如果明早有消腫就可以手術;同房住有一病患,聲音沙啞刮噪又大小聲吼叫印尼看護,那印尼看護又一直咳嗽,小女開始擔心萬一又被傳染感冒,因此又到護理站詢問換病房事,只剩下一間電視機故障的單人房;事後證實,安靜的單人房對於剛受傷的患者和忙碌的特別護理月桂是必要的,尤其又有一直要冰敷的傷口,從10點多開始冰20分鐘休息10分鐘……持續到12日近午才送進手術房;月桂決心要傷口,在天亮時消腫,當然整晚都沒得休息;一人受創連累全家人,真是後悔當時為什麼會走上那條險惡的路,心痛自責,又氣又憤,只不過在院區散個步..真衰;夜裡我因為口渴3點多和5點多各有喝了一口水,一早還被護士們責備,有交待12點過後什麼都不可以入口,但我們因為心煩沒聽進,幸好最後還是可以進手術房。
5月12日是小女公司的廠慶,要到宜蘭旅遊慶祝,昨晚打電話給助理,沒心情去了。
12日一早約8點多,有2 次房門有陌生人敲門後闖入,月桂一出聲,都說找錯房間,立刻閃避;第二次月桂跟出去看,那人還假裝打手機並慢慢走避;才8點多有誰一大早探病的?況且我的病房是最後一間又有號碼?會找錯?莫非…,啊!也好,等於是給了我們一個警訊,離開時把筆電、手機、MP3音響、等全部收納上鎖。
12日約14時手術完成被送回到病房,手術進行中,我最渴望的是給我一口水..,一直想著水是如何的甘甜..,手術中到恢復室曾多次詢問何時才可以給水喝都沒人理,答曰:回到病房護士才會告訴你;回房馬上問可以喝水嗎?回答可以的;第一口的感覺是非常非常的甘甜,真奇怪水突然變得這麼甘甜?接下的幾天對於水的口感竟然都是這樣,但是對於一般食物卻是索然無味,食不下嚥也,骨折是要用食品的營養來補骨的,真煩惱,長此以往怎麼辦?大小便也不如之前順暢…,這些問題,回診時醫師說是麻醉劑的作用,會恢復的,果然約一週就回正了。
12日黃昏護士就把點滴拿走,說只須按時服止痛和消炎劑就可以了,問曰:只按時服藥,那不如回家..,答曰:要請教醫師;一會兒回來說醫師明天會來看你的情況,順利的話可以出院的。
5月13日母親節,阿嬤依然忙著冰敷再冰敷,近午時刻曾醫師果然來到病房(我們很是感動),遠遠就大聲呼叫黃丁枝、黃丁枝…,看了傷口並指導如何作復健的運動,我問及要如何來補骨等,他說藥補不如食補,燉雞腳或豬腳等湯汁來補充膠質等就是最佳補品也;護士約定下午3點教導依賴拐杖走路的方法,晚上練習依賴拐杖上下樓梯方法;依賴拐杖在醫院寬敞又平坦的走道及樓梯行走,心裡不會感覺到不安全;回到家才發覺撐拐杖又能安全行走是一件不簡單事哦!因為醫生一再的叮嚀不可以再跌倒哦!
墊高腳只准許仰躺,在病房的那種三段可調式病床3天,還沒感覺到腰背所承受到的壓力,當然由於傷痛關係睡睡醒醒的;回家才躺了二三天,下腰後背感覺到痲痺僵化,不行,豈可敗在枝微末節,討論…,19日那天大雨不斷,午后,女兒和月桂一起到好市多,帶回一床乳膠床墊,剛躺下還真舒服;午夜上床睡覺,1點鐘左右吧,膠墊蓄積的溫度一直在增加,受不了,什麼透氣散熱鬼話廣告詞;月桂太累了睡得很熟;自己蠕動身軀離開膠墊,而後用手將它推到床下去,吵醒月桂了。
第二週開始睡眠中會不自覺地轉身側睡,半夜還多次被月桂和女兒搖醒,只准仰躺睡覺;直到回診醫師說:有綁牢石膏拖鞋和棚帶,且又不直接加重量到兩側(註:我左腳踝大骨內側裂縫,鎖上一顆螺絲,外側大骨開义,鎖上一片鋼板+7支螺絲,恐怖..,第二週回診先照了X光而後就診,醫師放片給我們看才知道的)就不要緊,第一週平均每天只睡約4小時腰背就受不了,不得不起來,直到醫師說可以側睡了,自此漸漸的睡得又香又甜又久,漸入佳境。
回家二三天後,沒受傷的右腳踝因為撐拐杖的關係,有點酸痛了;17日幸好游藥師來到,問起單腳撐拐杖走路及上下樓梯情形後,教我單手扶樓梯欄杆,另一手撐拐杖的上下樓梯的方法;這一招比起護士教的較有安全感,上蒼指派天使來指示,柳暗花明又一村。
21日打電話給傅雲欽律師,請教可否向中研院求償的方法;22日好友林小姐拍了一些現場相片給我,我曾經一再的反覆回憶,並告訴她說:真不明白為何會選擇那水溝蓋的通道?她很熱心親臨現場多次查勘,並說換作她也是會選那看起來較不險惡的通過;
"你為什麼會走到水溝蓋上?",很簡單,那三個阻車桿,靠山邊那個是架到路面之外的,靠人文館的則離水溝蓋還有點距離(可以仔細觀察1713, 1714兩張照片);如果不想跨過桿子,我自己好幾次也是選擇繞道水溝蓋那邊。
阻車桿,在我看來,根本是多餘的,因為上去並無可以行車的路。至於水溝蓋,我沒有什麼其他想法。重點,應該是那個坡道設計、鋪面本身就有問題。坡道斜率和彎度,都不利人體工學。鋪面根本就不應該用「磁磚」(那種磚,好像也不叫磁磚)。
註:請參照附夾相片。
斷骨鎖鋼片及釘螺絲,要長時間仰躺休養,但總是有瑣事得起來,每回的起身最痛楚的是,腳踝處有如被鋼圈加壓束緊般感覺,而且是壓力一直增加..,原因是血液因站立會往下肢流,回流可能是組織尚未完全修護的關係而受阻,血流往返速度失衡,當然是又腫又脹,忍痛再忍痛,不得不再平躺冰敷,情況在28日拆線後,漸漸不再那麼痛了;但是腳踝依然腫脹,又被打了一劑抗生素;腳跟部的筋脈生硬得無法彎曲,醫師交待要拉筋,角度也要加大,可是根本就拉不動因此很痛;目前尚未消腫所以都是冰敷治療,我想等消腫後可以熱敷再來拉筋,可能比較容易吧!隨緣了,只希望瘉後還游得動。
我兩年來不曾認真長泳了,今年初開始改游自由式加緊勤練,由5百開始、7百、1千2、…,4月份每次都游2K,並有4次游完3K其中有一次還游了3.4K,滿懷信心地預備去享受外木山的長泳樂趣,天有不測風雲,如今只有祝福海龍泳將們,快樂的享受外木山海底風光了。
撐拐杖是用手臂來支撐移動,第二週左手腕有點酸痛了;撐拐杖之前看別人都認為依賴腋窩來支撐或出力,「錯」;腋窩是手臂神經叢所在,如有損傷則手臂終身癱瘓無藥可救也,護士鄭重警告。
5月28日稍微咳嗽柏山載我去冠德診所,月桂去掛號並請黃醫師到馬路邊車上來看診,當時下著小大雨,真感謝黃醫師;由此,想起5月14日出院那天,是我預定的到衛生所開慢性病連續處方簽的日子,出院手續辦妥離開,11點40分抵達衛生所,已經超過掛號時間(我們並不知道這規則),月桂下車去掛號,接著我也支撐拐杖在大陽光下走下車去,月桂迅即轉身回來告訴我,我在大陽光下佇足,晒了約3分鐘,感覺很久很久..;月桂隨後轉身找黃主任醫師告知我的情況,即時獲得黃主任醫師應允破例超時看診,黃主任醫師有說:我可以在車上等,他會出來看診的;我真幸福得到這麼多好醫師的關懷。
5月24 日我有報名台灣索尼公司的會聲會影X5的軟體課程,在受傷回家後有打電話申請友人護衛陪著去上課,有得到教室許可;但因腳踝腫脹疼痛一直無法消退,又醫師交待3個月內不要上街以策安全;在22日接獲索尼公司的上課通告信,即刻回信並請求先郵寄軟體給我在家自修,待康復後再去補上課程等;23日中午就收到該公司寄來的軟體及課程資料等,服務真是貼心哦!
曾醫師交待補骨,補膠質;媳婦在第一週就買回五燈奬豬腳二碗;接著第二週女兒訂購阿水師豬腳20份;我在吃豬腳時有二個想法,其一:生在台灣真幸福,你想吃的東西隔日就可以嚐到;其二:我在吃豬腳時會特別仔細看那腳骨頭組織,還一邊想著自己的腳骨頭,噁!「好家在」女兒託同事購買的魯「雞爪」是去骨的◎※&#..